深圳市郎特科技有限公司在长期生产led灯管时发现,磨砂罩、透明罩与乳白罩由于材质结构和透光特性不同,对光通量(光源发出的总光能量)和照度(被照物体表面单位面积接收的光通量)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,具体分析如下:
光通量的损失主要源于灯罩对光线的吸收、反射和散射,不同灯罩的透光率是核心影响因素:
透明罩
透明罩(如普通玻璃、亚克力透明材质)的透光率最高,通常可达 90% 以上(优质材质甚至接近 95%)。其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极少,仅因材质本身的轻微折射导致少量光损失,因此对光源原始光通量的衰减最小,能最大限度保留光源的总光输出。
例如:若光源原始光通量为 1000lm,透明罩可能仅使其降至 900-950lm,损失率约 5%-10%。

磨砂罩
磨砂罩表面有细微凹凸结构,会使光线发生漫反射和散射,同时材质对光线的吸收略高于透明罩,透光率一般在 70%-85%(取决于磨砂颗粒粗细和材质)。部分光线被散射至非照射方向,导致实际通过灯罩的有效光通量减少,衰减程度中等。
例如:1000lm 光源经磨砂罩后,光通量可能降至 700-850lm,损失率约 15%-30%。

乳白罩
乳白罩(多为乳白亚克力或玻璃,含均匀分散的微颗粒)属于 “漫透射” 材质,光线在内部经过多次散射和吸收后透出,透光率通常在 60%-80%(低于磨砂罩)。其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更显著,尤其是短波长光线(如蓝光)可能被部分吸收,导致光通量衰减较大。
例如:1000lm 光源经乳白罩后,光通量可能降至 600-800lm,损失率约 20%-40%。

照度与光通量的传递效率直接相关,同时受光线分布均匀性影响:
透明罩
由于透光率高且光线直射性强,光线集中在照射区域(如灯下),因此局部照度较高,但光照范围较窄,容易出现 “光斑”(中心亮、边缘暗)。例如,同功率光源下,透明罩灯具的灯下照度可能比磨砂 / 乳白罩高 20%-30%,但边缘区域照度骤降。
磨砂罩
光线经散射后分布更均匀,照射范围扩大,避免了明显光斑,但因光通量有一定损失,整体平均照度略低于透明罩。例如,灯下中心照度可能比透明罩低 10%-20%,但边缘区域照度比透明罩高 5%-15%,整体空间亮度更均衡。
乳白罩
光线经过多次漫反射后,均匀性最佳,几乎无明显明暗差异,适合需要柔和、无眩光环境(如卧室、会议室)。但由于光通量损失最大,整体照度最低,尤其是大空间中,可能需要更高功率光源才能达到与透明 / 磨砂罩相同的亮度。
灯罩类型 | 透光率 | 光通量损失率 | 照度特点 | 适用场景 |
---|
透明罩 | 90%-95% | 5%-10% | 局部照度高,均匀性差 | 重点照明(如工作台、展示柜) |
磨砂罩 | 70%-85% | 15%-30% | 照度中等,均匀性较好 | 日常照明(如客厅、走廊) |
乳白罩 | 60%-80% | 20%-40% | 整体照度低,均匀性最佳 | 柔和照明(如卧室、会议室) |
补充说明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