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下车库照度值要求是多少
根据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(GB 50034-2013)规定,地下车库照度值要求因车库类型而异。住宅建筑地下车库照度为 30lx,通用房间和场所的公共车库地面照度为 50lx。
此外,《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》(GB 50038-2005)规定,具有人防性质的车库地面照度标准为 50lx。《车库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100-2015)规定,地下车库行车道地面照度标准值为 50lx,停车位地面照度标准值为 30lx。
如何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以满足地下车库的照度要求?
选择地下车库照明设备需围绕照度达标、节能降耗、安全耐用、维护便捷四大核心目标,结合前文提到的照度标准(行车道 50lx、停车位 30lx,人防 / 公共车库部分场景 50lx),从光源类型、灯具参数、布局设计、智能控制等维度系统筛选,具体步骤和要点如下:
地下车库照明需长期开启(部分 24 小时运行),光源的光效、寿命、能耗是核心筛选指标,目前主流光源对比及选择建议如下:
光源类型 | 光效(lm/W) | 寿命(小时) | 优势 | 劣势 | 适用场景 |
---|
LED 光源 | 100-180 | 50000-100000 | 节能(比荧光灯省 50%+)、寿命长、无频闪、启动快、可适配智能控制 | 初始采购成本略高(长期性价比高) | 地下车库首选(行车道、停车位、出入口均适用) |
荧光灯(T5/T8) | 60-90 | 10000-20000 | 成本低、光色柔和 | 能耗高、寿命短、含汞(环保风险)、低温启动慢 | 老旧车库临时改造(不推荐新建项目) |
高压钠灯 | 80-120 | 20000-30000 | 穿透力强(雾天适用) | 光色偏黄(显色性差,识别车辆 / 人员易失真)、启动慢、能耗高 | 极少用(仅极端潮湿 / 多雾车库临时过渡) |
结论:新建 / 改造地下车库优先选LED 光源,尤其推荐「高光效 LED 平板灯、LED 筒灯、LED 线条灯」(避免使用射灯,易产生眩光)。
光源确定后,需通过灯具参数进一步细化,避免 “光效够但实际照度不达标”“亮度过高但眩光刺眼” 等问题,重点关注以下 5 个参数:
即使灯具参数达标,布局不合理仍会出现 “亮区过亮、暗区不足”(如柱子阴影、转角盲区),需结合车库结构(车道宽度、柱距、停车位布局)设计:
单车道(宽 3-4 米):灯具沿车道中线单侧布置,间距 6-8 米(根据灯的光通量调整,光通量高则间距可放宽);双车道(宽 6-7 米):沿车道两侧对称布置,或沿中线双侧交错布置,间距 8-10 米,确保车道中心线照度均匀(最大照度与最小照度比≤3:1)。
坡道区域:坡度≥15° 时,灯具间距缩短 20%(如原 8 米缩至 6.4 米),且坡道顶部、底部(与平层衔接处)需额外增加 1-2 盏灯,避免 “坡道顶端因光线突变看不清平层路况”。
出入口(车库与地面衔接处):需做 “照度过渡”(地面强光→车库弱光易致盲区),出入口内侧 5-10 米内,灯具照度逐步从地面的 1000+lx 降至车库的 50lx(可通过增加灯具密度实现);
转角、柱体旁:柱子会遮挡光线,需在柱体两侧各装 1 盏灯(或选 “广角配光灯具”,光角 120° 以上),消除柱后阴影;
消防通道、应急出口:沿通道两侧每隔 5 米装 1 盏灯,且与应急照明灯具(如应急 LED 灯)错位布置,确保断电时应急灯能覆盖通道(应急照度≥5lx)。
地下车库多数时段车流 / 人流少(如夜间 10 点后),全程满功率照明会造成大量能耗浪费,推荐搭配智能控制,实现 “按需亮灯”:
明确标准:先确认车库类型(住宅 / 公共 / 人防),确定行车道(50lx)、停车位(30lx)的照度要求;
选光源:优先高显色、中色温 LED 灯(4000K-5000K,Ra≥80,IP≥54);
算参数:根据车道宽度、覆盖面积,计算单灯光通量,确保叠加后达标;
定布局:按车道、车位、特殊区域(出入口、转角)分别设计,消除盲区;
加智能:搭配感应控制或组网控制,降低能耗;
看售后:选有 2 年以上质保、支持维护服务的品牌,避免后期麻烦。
通过以上步骤,既能满足国家标准照度要求,又能实现 “节能、安全、耐用” 的长期需求,尤其适合新建地下车库或老旧车库的照明改造。www.ledlongtech.com